2021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1-06-28
  

  • 全选
    |
    封面及目录
  •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调查研究
  • 邢 岩,汪太松,刘长存,乔文礼,赵晋华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145-14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市核学会于2019年对上海市30家医院的核医学科进行调研,了解上海市临床核医学应用现状以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核医学专业目前从业人员数与临床需求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对医师、技师和放射化学师的需求,迫切需要社会各界重视核医学人才的培养。
  • 论著
  • 孙 娜,耿 鹏 2,赵凌舟,龚佳丽,邢 岩,陈志钢,赵晋华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149-154.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新型光敏纳米材料铌-二氧化钛(Nb 0.12 -TiO 2 )在近红外光(near-infrared light,NIR)激发下对脑胶质瘤的光热治疗效果和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影响。方法: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评估Nb 0.12 -TiO 2 在无NIR激发下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细胞)活性的影响;活死细胞染色评估Nb 0.12 -TiO 2 对U87细胞的光热治疗效果;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评估U87细胞经Nb 0.12 -TiO 2 光热治疗后HIF-1α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结果表明,Nb 0.12 -TiO 2与U87细胞共培养24 h后,细胞活性>90%。活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在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组、Nb 0.12 -TiO 2 组和PBS+NIR组未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而Nb 0.12 -TiO 2 +NIR组出现大量细胞死亡。RTFQ-PCR实验发现,U87细胞经Nb 0.12 -TiO 2 +NIR治疗后,HIF-1α的基因表达大幅下调,与PBS组、Nb 0.12 -TiO 2 组和PBS+N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b 0.12 -TiO 2 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在NIR激发下可显著杀伤U87细胞,且可同时下调HIF-1α的表达,有望用于脑胶质瘤的光热治疗。
  • 钱春红,高 毅,王奇峰,沈茜刚,李瑞敏,汤 伟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155-161.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比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与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contrast-enhanced digital mammography,CEDM)术前测量乳腺癌肿块大小的能力。方法:回顾并研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超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CEDM检查。由3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和1名超声科医师分别测量目标肿块最大径,利用方差分析比较上述检查方法与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上述方法所获结果与病理学测量值之间的一致性,同时采用配对t检验评价CEDM术前评估肿块大小的效能。结果:105例患者共发现118枚肿块,对照纳入、排除标准排除15枚肿块,最后纳入103枚可测量的肿块进行研究。CEDM、MRI所测肿瘤最大径与病理学大体标本测量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声、FFDM与病理学大体标本测量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t=3.68,P=0.000 9;FFDM:t=2.76,P=0.010 5)。CEDM、MRI测量值与病理学大体标本测量结果的相关性明显高于超声和FFDM,各诊断方式的测量结果分别为r=0.89(CEDM),r=0.86(MRI),r=0.68(FFDM),r=0.71(超声)。结论:CEDM对乳腺癌肿块大小评估效能明显优于超声和FFDM,与MRI相似;CEDM技术在乳腺癌术前分期中应用前景可期。
  • 杨道辉,袁海霞,吴爱琴,夏罕生,范培丽,王文平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162-167.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66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或粗针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病变(恶性肿瘤41例,良性病变25例)的CEUS图像特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并记录常规超声及CEUS声像图表现。结果:乳腺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相比,造影剂填充方向、CEUS后病灶范围是否扩大、周边是否有蟹足样穿支血管、病灶增强方式及病灶高增强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肿瘤CEUS灌注模式以向心性填充为主,多数病灶呈不均匀增强,增强范围大于常规超声时病灶大小,病灶周围常伴有蟹足样穿支血管。乳腺恶性肿瘤和良性病变均以高增强表现为主,但是恶性肿瘤高增强持续时间大于良性病变(P<0.05)。病灶不均匀增强以及病灶增强范围这两者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最佳,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78.0%、68.0%、74.2%及0.73。结论:CEUS时造影剂填充方向、病灶范围扩大、病灶周边蟹足样穿支血管、病灶增强方式及高增强持续时间这些声像图特征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唐雪莲,常 才,马富成,王虎林,贺志香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168-173.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南疆高原及平原地区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自2018年9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0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地区不同,分为试验组(高原地区)50例,对照组(平原地区)5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参数,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对不同地区乳腺癌的诊断准确度;比较不同地区乳腺癌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试验组的准确度为83.87%(26/31),超声诊断对照组的准确度为88.87%(2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和局部血流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峰值强度、弹性成像得分和局部血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峰值强度、弹性成像得分和局部血容量在南疆高原地区乳腺癌诊断中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5.52%、3.93分、2 170.15 mL,灵敏度分别为71.00%、71.00%、93.50%,特异度分别为63.20%、84.20%、63.2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694、0.733和0.812;ROC曲线分析显示,峰值强度、弹性成像得分和局部血容量在平原地区乳腺癌诊断中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5.25%、4.36分、1 619.40 mL,灵敏度分别为60.60%、69.70%、93.90%,特异度分别为88.20%、94.10%、64.70%,AUC值分别为0.738、0.818和0.879。结论:超声造影对南疆高原及平原地区乳腺癌患者均具有良好的诊断参考价值,但两者在峰值强度、弹性成像得分和局部血容量等参数上有所差异,临床医师在应用超声影像分析乳腺结节时,还需考虑地区因素。
  • 郭 倩,张 蔚,孟哲颖,陆奇杰,陈 磊,胡 兵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174-179.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激光消融(transperineal laser ablation,TPLA)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直肠双平面显像评估前列腺大小,并进行定位、布针及术中检测。经会阴径路导入激光光纤至尿道旁BPH部位,并测量光纤至尿道和膀胱颈部安全距离。对入选患者进行消融术时采用三腔导尿管及常温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保护尿道,术后对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初步观察。结果:TPLA术后前列腺内形成近椭球形消融灶,消融灶在随访过程中不断吸收缩小直至消失。2例患者分别随访至TPLA术后15个月及8个月,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均由重度下降至轻度,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由术前15 mL/s以下增加至20 mL/s以上,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RUV)分别减少90%及70%,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截至最后1次随访时前列腺体积缩小率分别为50.6%及29.1%。患者术后痛苦少,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结论:TPLA技术可靠,对尿道损伤小,可能成为一种治疗BPH的临床新技术。
  • 韩莹莹,梅 琪,翟凌云,沙红芳,徐祥勇,贺 静,倪 娟,陈 穹,崔建巍,虞 梅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180-184.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直径≤2 cm的小肝细胞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二维超声声像图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特征,以期评估CEUS诊断sHC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2月—2019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经CEUS首诊并经穿刺或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5例sHCC,对其病灶的大小、二维声像图特征及CEUS病灶直径为1.5~2.0 cm增强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例sHCC中,35例(53.85%)病灶直径<1.5 cm,30例(46.15%)病灶直径为1.5~2.0 cm。二维图像表现形式有3种,低回声40例(61.54%),等回声14例(21.54%),高回声11例(16.92%),其中低回声为sHCC主要的表现形式。CEUS增强模式分为典型的“快进快出”型[34例(53.03%)]和不典型“快进同出或慢出”型[31例(46.97%)],均出现在<1.5 cm HCC中。对<1.5 cm及1.5~2.0 cm的两组病灶的CEUS开始增强时间、消退时间及增强持续时间分析,消退时间和增强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直径sHCC的CEUS增强消退时间、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US有助于临床sHCC的早期诊断。
  • 向玲玲,吴晶涛,郜言坤,罗先富,朱庆强,田彤彤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185-19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3期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鉴别小肾癌(直径≤4 cm)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at-poor renal angiomyolipoma,fpAML)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125例直径≤4 cm的肾脏肿瘤患者术前CT增强扫描图像,包括小肾癌80例,fpAML 45例。分别在皮髓质期、实质期与排泄期图像上勾画三维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按照3∶1的比例划分训练集(93例)与测试集(32例),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后,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对小肾癌与fpAML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通过降维筛选出最优特征91个,其中皮髓质期39个、实质期25个、排泄期27个。基于皮髓质期特征构建的SVM模型鉴别效能最佳,其训练集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61、0.917、0.939和0.882;测试集分别为0.825、0.900、0.750和0.875。结论:基于3期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在小肾癌与fpAML鉴别中具有较强的效能,其中肾皮髓质期鉴别效能优于实质期与排泄期,且SVM模型鉴别价值较LR模型更高。
  • 陈利军,韩月东,张 明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191-194.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肺MALT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分析经肺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2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患者均接受胸部CT平扫。结果:12例患者CT扫描均见肺实变,其中5例为单发,7例为多发。12例患者中11例实变肺组织内见扩张支气管影及多发空泡影,9例伴肺内随机分布的多发结节及肿块影,2例伴多发空腔,1例伴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影。结论:肺实变是肺MALT淋巴瘤常见的CT表现,以扩张的空气支气管并多发空泡影为特征,肺结节及肿块、空腔、磨玻璃影均是肺MALT淋巴瘤特征之一。
  • 赵 江,郑 慧,张征委,金 彪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195-203.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儿童不同分子亚型的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差异。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55例MB,按分子亚型将其分为4组。各组患儿均在术前1周内行MRI平扫、增强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比较分析病灶MRI的基本征象,同时分析各分子亚型测得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包括最大ADC值(ADCmax)、最小ADC值(ADCmin)、平均ADC值(ADCmean)及rADC(ADC1mean/ADC2mean)的差异性。结果:肿瘤好发位置、增强表现方式、瘤周水肿、最大径及ADC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0%的Group 3型和86.4%的Group 4型位于中线区,而41.1%的WNT型位于小脑半球,P=0.010;肿瘤强化表现方式上,Group 4型中27.3%呈轻微或无强化特点,而绝大多数的SHH型(76.5%)及Group 3型(88.9%)呈明显强化方式,P=0.004;同样,SHH型常伴轻度或明显瘤周水肿,而Group 3型和Group 4型常无或轻微的瘤周水肿,P=0.024;最大径显示WNT型通常比其他亚型小;ADCmax、ADCmean、ADCmin及rADC,只有ADC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型ADCmax最大,为(1.181±0.572)×10 -3 mm 2 /s,SHH型最小,为(0.678±0.094)×10 -3 mm 2 /s。结论:肿瘤位置及增强表现方式对儿童MB分子亚型的预测有重要价值,而肿瘤的瘤周水肿、最大径有一定的辅助价值,ADCmax价值尚有争议。
  • 孙召龙,孙爱国,郭 影,张丽娜,王 铁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204-20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对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分别进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比较两者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MRI表现,与正常肌肉组织相比较,肿瘤组织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呈低、等信号,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呈混杂高信号,DWI呈高亮信号,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明显下降,且呈不均匀或环形强化。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常规MRI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88.5%、86.4%、93.9%、76.0%、0.777、13.6%和11.5%;DWI的分别为98.1%、95.5%、98.1%、95.5%、0.938、4.5%和1.9%。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常规MRI诊断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4,DWI的AUC为0.968,DWI的AUC高于常规MRI。结论:与常规MRI相比,DWI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综述
  • 许梅海,申 炜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209-213.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鉴定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目前仍是直肠癌诊疗的一大挑战,临床上通常以淋巴结形态学标准来判断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但这种方法尚不准确。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目前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而常规MRI、功能MRI及影像组学的定量分析可以提供更多淋巴结形态学和本质信息,有望提高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有助于更好地制订临床诊疗方案,为实现影像学研究的临床转化奠定基础。本文对常规MRI、功能MRI及影像组学的定量参数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查海玲,栗翠英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214-217.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死亡率高,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超声影像组学是新兴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之一,通过自动算法从感兴趣区提取大量的图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临床决策支持。近年来超声影像组学已应用于乳腺癌诊断、分子分型及淋巴结转移预测等多个方面。本文系统性阐述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马晓雯,张盛箭,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218-221.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是一种罕见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本文对影像学技术目前在PTB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病例报告
  • 王佩华,王国娟,王 兰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222-224.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 桥,张 娅,谭 静,屈生彪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225-22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于姣姣,徐鹏飞,查 莉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229-23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任雪倩,陈 霞,刘晓明
    肿瘤影像学. 2021, 30(3): 231-23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1.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