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2-28
  

  • 全选
    |
    封面及目录
  •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稿约
  •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述评
  • 单丹丹,郭乐杭,徐辉雄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1-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皮肤疾病病灶的位置浅,厚度薄,种类繁多,表现各异,为传统超声在该领域的临床应用带来困难与挑战。近年来,随着超声探头频率的持续提高和检查经验的不断积累,超声在皮肤疾病的诊断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2021年,皮肤超声在肿瘤性病变、炎症性病变、人工智能诊断、基础研究及规范化培训与推广等多个方面都获得了显著进步。本文就2021年皮肤超声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 黄仪妮,周建华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6-1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定量分析是指通过特定的数据模型获取肿瘤血流灌注定量参数,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动态评估抗肿瘤治疗的效果。近年来随着CEUS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广泛应用,CEUS定量分析也逐步体现出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全面阐述了CEUS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 刘博姬,徐辉雄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11-1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剪切波弹性成像是一种安全、经济、无创的影像学方法,能够定量评估组织生物力学特征,为疾病诊断及治疗后效果评估提供帮助。本文就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肌肉、肌腱、周围神经病变生物力学特征定量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 论著
  • 张燕群,陈雪君,俞 清,闻捷先,袁海霞,王文平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16-2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胆囊占位性病变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的血流特征及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1例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并用SMI技术检测血流。采用Adler分级标准,比较CDFI与SMI在胆囊占位性病变中血流分级上的差异。根据血流形态,分析SMI在胆囊占位性病变不同病理学类型中的血流形态差异。结果:71例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中SMI检出血流56例(78.87%),明显优于CDFI[32例(45.07%)](χ 2 =17.21,P<0.05)。SMI在胆囊良性占位性病变与恶性占位性病变的Ⅱ、Ⅲ级血流显示均优于CDFI(χ 2 =5.430,P<0.05)。SMI显示,胆固醇性息肉最常见血流形态为点状(13/25,52.00%),胆囊腺肌症也以点状为主(7/15,46.67%),胆囊腺瘤主要表现为单支状或分支状(9/12,75.00%),胆囊癌以凌乱型为主(8/19,42.11%)。胆囊占位性病变不同病理学类型呈现不同的SMI血流形态(χ 2 =20.16,P<0.05)。结论:与CDFI相比,SMI能更清晰地显示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血管分布特征,可为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沈丽娟,柴维敏,谭 令,许玉峰,秦乃姗,彭卫军,汤 伟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21-27.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将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分别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进行比较,探讨DBT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家中心入组的196例患者进行乳腺FFDM和DBT检查,同时进行MRI扫描。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对FFDM、DBT、MRI的可疑征象进行分类,将病理学检查结果或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计算各类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统计DBT和FFDM、MRI与最终诊断结果一致性的差异,评价DBT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对FFDM和DBT检查进行偏好性评价,评价包含病灶可见性、病灶边缘清晰程度、良恶性鉴别能力、总体评估4个方面,评价FFDM和DBT对病灶显示的差异。结果:DBT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显著优于FFDM;对于不同病灶类型的显示方面,DBT图像相比FFDM图像有显著的偏好性,对病灶的显示质量更优;MRI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虽然略优于DB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BT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FFDM,与MRI接近;DBT对病灶的显示优于FFDM。
  • 王 猛,刘 周,文 洁,何翠菊,耿亚媛,罗德红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28-3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基于T2加权成像压脂序列(T2-weighted imaging fat suppression,T2WI-FS)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所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在术前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s,ALN)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68例,共171枚ALN(转移101枚,非转移70枚)。在T2WI-FS图像上勾画每个目标淋巴结的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并提取一阶统计量特征、几何形状及纹理特征等影像组学特征。随机将两组ALN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8∶2),采用K最佳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对训练集特征降维以筛选出关键特征,最后建立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3种分类器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方法在验证集中评价3种预测模型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并用精准度、召回率和F1值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并采用DeLong法比较不同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每个VOI提取107个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处理后最终获取6个最佳特征进行模型构建。这6个特征包括1个形态学特征(表面积体积比)和5个纹理特征(依赖熵、游程熵、归一化依赖不均匀性、游程比及大区域的高灰度值优势)。在基于6个最佳特征通过3个分类器所构建的乳腺癌ALN转移预测模型中,LR、KNN和SVM模型的AUC分别为0.88、0.86和0.86,DeLong检验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R模型的效能可能稍高,在测试集中LR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精准度、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0.86、0.86、0.80、0.86和0.83。结论:基于淋巴结T2WI-FS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可在术前预测乳腺癌ALN转移的基础上提供额外有价值的信息。
  • 周宇微,刘景萍,公春丽,王 泱,刘 颖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36-4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2,HER2)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状态与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图像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就诊、有明确病理学检查结果,且HER2表达阳性患者136例。77例ER阴性为Ⅰ组,59例ER阳性为Ⅱ组。对上述病灶行高频超声及SWE检查,获得相应变量。分别比较各变量表达情况与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最后将上述有差异的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各变量诊断价值。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比较各项指标。结果:高频超声结果显示Ⅰ组较Ⅱ组更易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P<0.05)。SWE显示Ⅰ组与Ⅱ组相比杨氏模量的最大值(E max )、平均值(E mean )、最小值(E min )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OR=0.553,P=0.004)、E max(OR=0.877,P=0.000)均是影响免疫组化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结转移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602,P=0.042,95% CI 0.506~0.698,诊断灵敏度为59.3%,特异度为61.0%。E max 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910,P=0.000,95% CI 0.861~0.959,诊断灵敏度为96.6%,特异度为79.2%,阈值为124.335 kPa。结论: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阳性时,ER不同表达状态其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及杨氏模量值存在明显不同,淋巴结是否转移和E max 值均为独立影响因素,其中E max 值诊断效能最佳,这将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王 宁,王铁柱,刘 健,陈 平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43-49.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术前超声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乳腺癌漏诊或低估的原因,提高对不典型乳癌影像学的认识,以期作出合理的诊断决策。方法:分析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0日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43例超声漏诊或低估的患者资料,25例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e Report And Data System,BI-RADS)3级,18例未见目标病变,伴可疑临床症状或乳腺X线摄影异常。通过术前术者超声结合临床、影像、肉眼观察标本及病理学检查报告,总结超声漏诊或低估的原因及不同原因对应的病理学特征。结果:43例漏诊或低估:5例病变边界清楚,病理学诊断为实性乳头状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1例病变微小,病理学诊断为导管内癌、乳头状瘤癌变;3例病变回声接近周围腺体,病理学诊断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4例占位感弱,病理学诊断为浸润性小叶癌;18例病变沿导管分布,病理学诊断为导管内癌;2例病变弥漫分布于整个腺体,无背景对比,病理学诊断为导管内癌。结论:某些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加上超声的局限性,使其易漏诊或者低估。临床医师需要结合临床、其他影像学资料综合判断,降低漏诊或低估率。
  • 王 希,王文平,李超伦,韩 红,季正标,徐本华,闻捷先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50-56.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7例前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行CEUS并选择增强区域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选取穿刺病理学诊断为NET的患者13例(类癌2例,不典型类癌5例,小细胞NET 6例),总结其特征并评估安全性。结果:肿块均位于前上纵隔,平均最大径为(82.2±29.8)mm,平均穿刺(2.08±0.49)条。病灶呈低回声11例,高回声1例,中等回声1例;含囊性成分3例;含点状钙化3例;均紧贴纵隔大血管。CEUS病灶呈整体增强9例,向心性增强4例,达峰时呈不均匀增强6例。对比常规超声(3/13,23.1%),CEUS显示7例存在片状坏死(53.8%)。CEUS在4例(30.8%)病灶中识别出滋养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在1例(7.7%)病灶中识别出滋养血管。2例患者出现轻微胸痛,其余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EUS在纵隔NET的初步诊断和引导穿刺中具有重要价值,较常规超声更能准确地把握穿刺区及避让滋养血管,显著提高安全性,是影像学评估和引导穿刺活检的重要工具。
  • 倪云燕,陈 照,陈韵彬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57-63.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模型对进展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86例进展期NP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35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复发的患者列入复发组,51例随访无复发的患者列入无复发组。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采集初诊、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6个月共3个时间点的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增强扫描、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短时间反转恢复(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回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算法对冗余特征进行降维,再通过Ridge Classifier分类器学习得到预测模型,5折交叉验证法训练并验证模型。结果:进展期NPC复发组的复发间隔时间为7~61个月,中位时间为24个月。基于3个时间点T2WI-STIR及T1WI增强图像最终提取了15个与进展期NPC局部复发相关的特征参数,其中包括灰度共生矩阵(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参数8个,灰度游程矩阵(gray level run length matrix,GLRLM)参数3个,FirstOrder特征集参数2个,相邻灰度差分矩阵(neighboring gray tone difference matrix,NGTDM)参数1个,灰度级带矩阵(gray level size zone matrix,GLSZM)参数1个;初诊时图像特征参数2个,放疗结束时9个,放疗后4个。依据特征参数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其平均灵敏度为82.9%,平均特异度为98.0%,平均准确度为91.8%,平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953。结论:多参数MRI放射组学模型对预测进展期NPC患者局部复发的性能较好,能为评估进展期NPC复发风险提供参考。
  • 刘 敏,周 倩,吴雅蔚,臧 秀,费孝静,侯锦路,叶德华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64-6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预测胰腺癌分化程度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并在独立队列中进行验证。方法:收集56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基于MaZda将整个病灶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采用软件自带的3种提取方式提取共计30个影像组学特征,并去除重复的特征。然后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检测,剔除高共线性特征。依据正态性检验,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再联合临床指标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构建临床-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结果:特征Teta2和S(1,0)Entropy在高、中低分化组胰腺癌中存在显著差异,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8和0.70。两者联合得到的AUC为0.74。联合肿瘤标志物CA19-9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AUC为0.82,该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验证组中同样获得了较好的诊断效力(AUC为0.78)。结论:联合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指标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可辅助评判胰腺癌分化程度。
  • 王 娟,朱止平,李振玉,彭保成,牛永超,马 园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69-73.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与沃辛瘤(Warthin tumor,W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5例PA与20例WT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颌面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PA患者中,男性9例(36.0%),女性16例(64.0%),平均年龄(44.1±13.6)岁,均为单发,病灶位于非后下象限者22个(88.0%),增强均表现为渐进性强化,静脉期呈轻-中度强化。20例WT患者均为男性(100.0%),平均年龄(58.0±9.2)岁,均有长期吸烟史;其中10例(50.0%)多发,共35个病灶,25个病灶(71.4%)位于腮腺后下象限,35个病灶(100.0%)动脉期呈中度或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减低,呈“快进快出”表现。结论:不同的临床及CT特征在腮腺WT与PA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以对绝大多数病灶作出明确诊断。
  • 何 慧,杨亚茹,姜立美,张 勇,周长武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74-8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肺结节的动态随访及确定与后续生长相关的临床及放射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并收集2010年4月—2017年1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肺结节的患者188例,共计207个肺结节,并进行超过24个月CT随访观察。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吸烟史等临床资料及肺结节的大小、成分、形态等放射学特征。结果:生长组中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非生长组(P<0.001),且女性患者更易有肺结节生长(P<0.001);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P=0.002)及吸烟史(P<0.001)患者的肺结节也更易发生后续生长;在单因素分析中,肺结节初始直径越大,具有实性成分、有毛刺、胸膜凹陷征、不明确的边缘、分叶、空气支气管征及增强后有强化是肺结节后续生长的危险因素(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60岁及以上(P=0.006)、既往恶性肿瘤病史(P=0.001)、初始直径≥8 mm(P<0.001)、分叶(P=0.01)、空气支气管征(P=0.012)是肺结节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具有年龄为60岁及以上、既往恶性肿瘤病史、初始直径≥8 mm、结节呈分叶状和空气支气管征等危险因素的肺结节患者需要较长的随访时间动态观察肺结节变化。
  • 顾亮亮,冯 峰,毛咪咪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81-86.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以期提高治疗前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13例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CT及MRI资料,其中7例行MRI平扫+增强扫描,6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13例患者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2例(92.3%),滤泡性淋巴瘤1例(7.7%),其中以卵巢受累最多见(6/13,46.2%),其次是宫颈(5/13,38.5%)和子宫体(2/13,15.4%)。共检查发现14个病灶(MRI和CT各7个),其中1例卵巢淋巴瘤为双侧受累。所有病灶均为实性肿块,64.3%(9/14)的病灶信号或密度相对均质;35.7%(5/14)的病灶边缘可见小囊变区,均见于卵巢淋巴瘤。行CT扫描的7个肿块中,平扫均表现为等密度肿块,内部未见出血及钙化;行MRI扫描的7个肿块中,表现为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以中等信号为主(6/7,85.7%),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均呈明显高信号,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0.525±0.110)×10 -3 mm 2 /s。增强扫描后,所有肿块均表现为轻-中度强化。结论: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术前可精准诊断。
  • 病例报告
  • 杨莎莎,钟华成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87-89.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 特,邓桂秀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90-91.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 倩,孙静涛,张腊梅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92-94.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 克,刘 昕,王安军,马 腾,王艳军,李 昊
    肿瘤影像学. 2022, 31(1): 95-96.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2.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