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28
  

  • 全选
    |
    封面及目录
  •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述评
  • 王栋梁,许晓平,宋少莉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01-107.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免疫治疗是以自身免疫系统为基石的抗肿瘤反应,已经改变了许多癌症的治疗格局,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作用机制复杂,肿瘤患者常出现延迟应答、假性进展、超进展等现象,甚至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尽管新版的实体瘤免疫疗效评价标准(immune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iRECIST)已经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评估,但基于传统影像学技术的RECIST仍存在盲区,具有一定局限性。 18 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评估治疗反应、预测患者预后方面具有潜在作用。新的放射性药物例如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等免疫检查点及CD8 + T细胞成像也为定义肿瘤免疫微环境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以更好地监测患者的免疫疗效。本文回顾了免疫治疗反应评估的当前概念,癌症免疫治疗的当前临床应用和影像学需求。同时,本文讨论了FDG PET/CT在免疫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于癌症免疫治疗成像的新兴非FDG放射性药物,旨在描述免疫治疗领域分子成像的未来趋势。
  • 周昊毅,刘昭飞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08-113.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单一免疫疗法的患者响应率低等不足仍然限制着其广泛应用。如何在早期精确预测肿瘤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响应仍是目前临床所面临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靠的在体可视化方法,能够准确反映肿瘤在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免疫细胞/分子信息的变化,进而预测免疫治疗效果及优化免疫治疗策略。核医学分子影像能够在体、无创、定量可视化关键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为解析肿瘤免疫微环境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对目前已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监测的核医学分子影像学研究动态与进展进行了简要述评。
  • 李林蔚,杨 健,陈 跃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14-121.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出现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精准地评价治疗效果能指导临床决策,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高安全性的全身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提供肿瘤原发灶的代谢情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信息,已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与疗效评价。与此同时,新型靶向显像剂正逐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将有利于对免疫治疗效果的精准评估。本文将对PET/CT评价肿瘤免疫治疗(以ICI为主)效果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 陶金萍,黄海峰,杨 志,朱 华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22-131.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传统肿瘤治疗手段不同,免疫治疗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对抗肿瘤。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疗法已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并在临床上成功地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确定可能受益于ICI治疗的患者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分子成像技术能实现无创实时检测,病灶和体内分布可视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标记ICI作为示踪剂,在肿瘤的分期、疾病的动态监测和ICI治疗受益者的筛选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述评对临床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和新兴的免疫检查点[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TIM3)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的靶向分子成像探针进行总结,并浅析这些ICI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同时分析免疫检查点研究中的局限,展望ICI与分子成像未来研究方向。
  • 论著
  • 陈 超,刘 伟,徐黎明,王耀申,钱 敏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32-137.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肺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图像使用减影软件生成减影CTPA碘图对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患者术前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术前怀疑为APE且在320排CT上行CTPA检查的OC患者影像学资料,并使用SURE Subtraction Lung软件生成减影CTPA碘图,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数据评估减影CTPA碘图对APE的诊断效能。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302例OC患者中,21例(6.95%)患有APE。共检出栓子70个,于肺动脉主干10个(14.29%),肺叶动脉17个(24.29%),段肺动脉29个(41.43%),亚段及以下肺动脉14个(20.00%)。与诊断标准相比,CTPA检出55个,漏诊15个,误诊50个;减影CTPA碘图检出65个,漏诊5个,误诊22个。根据诊断数据分析,使用CTPA诊断APE的灵敏度为57.14%,特异度为82.56%;减影CTPA碘图诊断AP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和92.53%。在基于分段分析中,58个(82.86%)栓子在碘图上表现出相应的楔形灌注缺损(perfusion defect,PD)。与正常肺实质相比,与APE相关的PD定量灌注显著降低(0.038±0.030 vs 0.119±0.035,P<0.001)。结论:减影CTPA碘图可提高肺动脉微小栓子的检出率和术前OC患者APE的诊断准确度,其影像学诊断效能高于普通CTPA。
  • 王可欣,余 静,徐 青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38-147.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构建并验证用于术前预测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EMVI)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并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7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直肠腺癌患者,按照7∶3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5个临床特征[年龄、性别、术前肠镜组织学分级、术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和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水平]以及6个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构式报告的影像学特征[肿瘤位置和长径、影像T分期、影像N分期、基于MRI壁外血管侵犯(MRI-defined EMVI,mrEMVI)评分,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被纳入研究,并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构建临床模型。所有患者均行斜轴位读出方向分段采样序列(readout segmentation of long variable echo-trains,RESOLVE)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在DWI序列上沿肿瘤边缘手动逐层勾画出包含肿瘤病灶的感兴趣区并复制到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上。采用最大相关性最小冗余度(the maximum relevance minimum redundancy,mRMR)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降维并选择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最后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构建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并转化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量化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各模型的预测效能,并使用DeLong分析检验模型间的效能差异。运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各模型在验证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在预测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中的诊断效能最优,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28和0.891。DCA结果表明,联合模型列线图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优于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结论:联合RESOLVE ADC的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的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有望作为术前无创性预测直肠癌EMVI的可靠的临床工具。
  • 陈文琴,邓红艳,李 璐,卢文娟,叶新华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48-15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于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患者出现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364例P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中央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超声资料,利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行因素选择,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以预测CLNM的风险,并通过内部验证评价列线图的应用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45岁、结节前后径超过1 cm、结节形态不规则、病灶多发、超声发现可疑淋巴结是PTC患者出现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回归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在内部验证中表现出良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列线图模型准确度(0.730,95% CI 0.681~0.775)较单一颈部淋巴结超声(0.638,95% CI0.586~0.688)显著提高(P<0.001)。结论:基于临床及超声特征建立的列线图能实现PTC患者CLNM的术前预测,有望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意见。
  • 姬祥鹏,郭 曼,闻宝杰,张 捷,金志斌,于鹏丽,吴 敏,孔文韬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56-16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 and Data System,TI-RADS)、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Thyroid Cytopathology,BSRTC)与BRAF V600E突变分析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行手术切除的1 093个甲状腺结节的术前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与BRAF V600E突变分析结果。依据TI-RADS分类标准对结节进行分类,采用BSRTC对结节进行细胞学诊断。分别计算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单独应用时,TI-RADS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最高,分别为99.21%、84.00%和95.97%;BSRTC诊断阳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最高,分别为99.22%和78.52%;BRAF V600E突变分析的AUC最高,为0.893;BRAF V600E突变分析和BSRTC特异度最高,均为91.03%。联合应用时,BSRTC联合BRAF V600E突变分析的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准确度和AUC最高,分别为84.62%、98.77%、79.60%、98.90%和0.898;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9.61%、91.11%。对于BSRTC Ⅰ、Ⅲ、Ⅳ类结节,联合TI-RADS、BRAF V600E突变分析可以减少误诊,提高恶性结节检出率。结论:BSRTC、TI-RADS与BRAF V600E突变分析与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价值,三者联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度,减少误判。
  • 杨 银,马 赛,牛庆华,史秋生,杜联芳,李 凡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63-17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本研究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联合经直肠超声造影(transrect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TR-CEUS)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的诊断效能,并与经腹部超声(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TAUS)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并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2月因膀胱病变入院诊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患者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前行超声检查,包括TAUS、TRUS及TR-CEUS,以膀胱镜检查及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按照纳入标准,本研究共纳入43例患者的65个病灶,其中44个为恶性(Ta~T 1 期膀胱癌),21个为良性。良恶性病变最大直径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13) mm vs 8(5,12) mm]。TRUS较TAUS检出更多NMIBC病灶(90.9% vs 68.2 %,P=0.008),以直径≤5 mm组间差异为著(P=0.008);相较TAUS,TRUS更多检出位于膀胱三角区、侧壁及底壁病变(P=0.010)。TR-CEUS较TRUS提高病变与肌层分界的评估准确度(92.7% vs 60.0%,P=0.001),两者联合对NMIB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达90.9%,90.5%及90.8%。结论:TRUS有助于膀胱三角区、侧壁、底壁及≤5 mm膀胱恶性病变的检出,联合TR-CEUS能进一步提升对NMIBC的鉴别诊断及分期评估效能。

  • 朱 琚,聂 芳,王 楠,黄 潇,刘露萍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71-177.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超声特征联合炎症指标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21年3月—2022年9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并具有病理学检查结果的95例BUC患者的超声特征,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高级别组(n=65)和低级别组(n=30),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特征和炎症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超声特征联合炎症指标对低、高级别BUC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间患者年龄(t=0.570,P=0.001)、病灶横径(t=-4.158,P=0.000)、病灶纵径(t=-3.932,P=0.000)、血流分级(χ 2 =10.454,P=0.005)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Z=-2.210,P=0.02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360,P=0.024)和NLR(OR=3.303,P=0.029)是高级别BUC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特征联合炎症指标诊断高级别BUC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3、81.5%、73.3%。结论:超声特征联合炎症指标在BUC分级中具有一定价值。
  • 张芳芳,王宇翔,薛改琴,郭荣荣,苗 燕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78-181.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提高术前超声对HEHE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对9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HEHE的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HEHE声像图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HEHE患者肿物均为多发占位性病变,位于肝被膜下(部分外凸)或紧邻肝内血管(呈“棒棒糖样”),所有肿物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1例为高回声伴声晕,其余为低回声;2例边界不清,7例边界清。CEUS动脉期环状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为低增强伴中心局部持续不增强,增强模式表现为“快进快出”特点。结论:HEHE的术前超声诊断比较困难,临床工作中遇到肝肿瘤分布在肝包膜下或紧邻肝内血管(呈“棒棒糖样”),CEUS后出现病灶环周增强,中央不增强的“快进快出”的乏血供特点,应考虑到HEHE。
  • 邓尔雅,李秋燕,朱菁莪,李嘉欣,李小龙,张会丽,余松远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82-18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7月—2021年6月接受超声引导下MWA的3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随访中对子宫体积、子宫腺肌病体积、痛经评分、月经血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ymptom severity score,SSS)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core,HRQL)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2.00(10.50,12.00)个月。在12个月的随访中,MWA治疗后中位子宫体积从148.45(92.08,215.62)mL减少到87.62(55.90,132.97)mL(P<0.001),中位腺肌症体积从61.08(31.28,93.38)mL减少到13.33(7.95,43.20)mL(P<0.001)。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Hb水平、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PBA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同时,术后的SSS和HRQL评分较MWA前也显示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所有轻微并发症均为自限性。结论:MWA是治疗症状性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又安全的选择。超声引导下MWA治疗子宫腺肌病在使子宫体积和病灶体积的减少的同时,能明显有效地改善患者痛经、贫血和月经过多症状。

  • 综述
  • 庞文静,朱阳阳,聂 芳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89-193.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状态在乳腺癌、黑色素瘤等以淋巴转移途径为主的肿瘤治疗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经皮超声造影(percutaneous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PCEUS)以其简便、经济、无创的优点逐渐应用于SLN的定位和定性检查中,有望成为精准施行SLN活检(SLN biopsy,SLNB)的辅助手段。本文主要综述了PCEUS在以淋巴结转移为主要途径的肿瘤中诊断SLN的应用研究进展。
  • 常浩宇,赵改花,田 龙,胡逸民,赵 鑫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194-199.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基于其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放疗中。具有定量特性的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在优化PCa放疗计划设计和位置验证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在提高了放疗效果的同时,f-MRI还为疗效评价提供了可靠参考。本综述对传统和最新f-MRI在PCa放疗中的应用原理和效果进行介绍,以期填补国内空白和完善医学影像理论体系,并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研究参考。
  • 病例报告
  • 韩慧娟,周毓青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200-20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 萍,罗 琳
    肿瘤影像学. 2023, 32(2): 203-204.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