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封面及目录
    肿瘤影像学. 2024, 33(1): 0.
  • 指南解读
    任 彦, 尹 波, 芮文婷, 程海霞, 黄若凡, 秦智勇, 汪 洋, 张家文, 姚振威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101-107.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01
    神经肿瘤反应评价(response assessment in neuro-oncology,RANO)标准在临床试验和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评估标准[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神经肿瘤评估标准(RANO-HGG)、改良 RANO(modified RANO,mRANO)和免疫治疗RANO(immunotherapy RANO,iRANO)]常导致临床疗效评估的差异,也增加了究竟使用哪一套标准进行评估的不确定性。2023年9月RANO工作组针对所有神经胶质瘤制定了统一的新版神经肿瘤反应评估标准(RANO 2.0)。磁共振成像是神经肿瘤治疗反应评估的主要检查手段,而随着神经肿瘤治疗方式的多样化,神经肿瘤治疗反应的影像学表现也更加复杂。本文主要针对RANO 2.0的影像学部分进行介绍,目的是解析新版RANO中关于磁共振成像评价的技术和诊断要点,旨在为影像医学在成人神经胶质瘤治疗反应评价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
  • 指南解读
    尤 超, 顾雅佳
    肿瘤影像学. 2024, 33(1): 1-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1.001
    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X线检查》。CACA指南强调了乳腺X线检查是唯一被证明可早期检测乳腺癌、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影像学方法。而乳腺X线摄影新技术作为其衍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乳腺X线摄影的不足,特别适用于以致密型乳腺为主的中国女性。本文针对该指南中乳腺X线摄影新技术核心内容进行介绍,为乳腺肿瘤诊断的临床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导。
  • 专题论著
    陈 阳, 汤 伟, 顾雅佳,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24, 33(1): 20-3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1.004
    目的:探究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特征与21基因检测复发风险评分(recurrence score,RS)的相关性,并建立RS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9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21基因检测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筛选出有术前MRI检查的患者拟入组。以RS=26分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RS≥26)与低危组(RS<26)。根据2013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标准评估患者图像。运用单因素检验比较MRI影像学特征在RS分组间差异,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构建RS预测模型。以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法和递归特征消除法进行特征筛选,运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法进行重采样,使用4种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构建模型(线性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决策树和K近邻)。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共入组159例患者(低危组58例,高危组101例)。在临床病理学特征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状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低危组PR表达阳性患者占比更高。在MRI影像学特征中,肿块边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低危组肿块多表现为边缘毛刺(64.8%),高危组肿块多表现为边缘不规则(54.7%)。将PR状态和肿块边缘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PR阳性与PR阴性相比,PR阳性患者复发风险相对低,OR值为0.110(P=0.038);边缘毛刺的肿块与边缘不规则肿块相比,边缘毛刺的肿块复发风险相对低,OR值为0.343(P=0.004)。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7,且该模型校准性能良好且具有一定临床实用性。以7∶3划分后,训练组纳入111例患者(低危组34例,高危组77例),验证组纳入48例患者(低危组和高危组均为24例)。4种机器学习模型AUC为0.64~0.69,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效能相对较高。结论:MRI在评估ER + /HER -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 专家述评
    黄仪妮, 周建华
    肿瘤影像学. 2024, 33(1): 6-1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1.002
    乳腺癌的精准诊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普遍应用于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评价中。超声影像组学是利用高通量方法从超声图像中提取大量的特征,反映肿瘤的微观变化和生物学行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声影像组学模型逐步应用于乳腺癌的诊疗评估中,旨在助力乳腺癌的精准诊疗。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声影像组学在乳腺癌筛查诊断、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评估、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该技术应用的局限性、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 专家述评
    张显迪 , 邱路萍 , 丁 红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115-12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03
    脑胶质瘤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胶质瘤的标准化治疗是最大限度地手术切除及放化疗。由于开颅术中“脑漂移”的存在和保护脑功能区的需求,术中超声多种新技术可发挥实时导航定位、协助判断肿瘤边界和识别残留病灶的作用;此外,超声造影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快速分子病理学诊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超声响应性纳米体系具有临时打开血脑屏障和精确控制药物释放的双重效应,并呈现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针对胶质瘤的高度特异性。本文对上述临床和基础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旨在为脑胶质瘤的诊疗提供新的参考。
  • 论著
    师 琳, 钟李长, 马 方, 谷丽萍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485-491.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01
    目的:探索瘤周超声影像组学对乳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收集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且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结果的300例乳腺结节患者。选取二维超声图像上病灶最大层面勾画感兴趣区,同时自动适形向外扩展2 mm,提取基于二维超声的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特征。将纳入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210例)和验证组(90例),而后采取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对其进行特征筛选,得到最优特征组合。影像组学特征经降维后,保留纳入模型的最优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进行乳腺结节良恶性分类,分别建立瘤内、瘤周、临床变量、瘤内联合瘤周、瘤内瘤周联合临床变量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对超声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在纳入研究的300例乳腺结节患者中,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良性199例,恶性101例。瘤内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7(95% CI 0.889~0.965),验证组的AUC为0.808(95% CI 0.710~0.905),验证组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F1值、精确度分别为0.753、0.731、0.763、0.644、0.576。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AUC为0.930(95% CI 0.891~0.969),验证组的AUC为0.857(95% CI 0.763~0.949),验证组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F1值、精确度分别为0.812、0.846、0.797、0.733、0.647。瘤内联合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组SVM模型的AUC为0.941(95% CI 0.843~0.967),验证组AUC为0.865(95% CI 0.781~0.949),验证组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F1值、精确度分别为0.824、0.692、0.881、0.706、0.720。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变量的模型在训练集AUC为0.952(95% CI 0.924~0.979),验证组AUC为0.873(95% CI 0.788~0.958),验证组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F1值、精确度分别为0.859、0.692、0.932、0.750、0.818。瘤内瘤周联合临床变量模型的诊断效能均优于临床变量组、瘤内影像组学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瘤周、瘤内结合瘤周模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对乳腺结节的良恶性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变量特征可以降低乳腺癌的漏诊率,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 专题论著
    华 涛, 周维燕, 周支瑞, 黄 琪, 李 明, 朱毓华, 管一晖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127-13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05
    目的:基于 18 F-FE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双模态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并对成人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进行非侵入性预测分析。方法:回顾并分析58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未治疗成年胶质瘤患者的 18 F-FET PET/CT影像学数据,根据病理学分级将患者分成低级别胶质瘤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Ⅱ级,共计32例]和高级别胶质瘤组(WHO Ⅲ级13例、WHO Ⅳ级13例,共计26例)。在PET、CT影像模态中分别提取105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进行分析,采用基于R语言机器学习算法的5折交叉验证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成人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3个独立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PET-Rad模型、CT-Rad模型和PET/CT-Rad模型),然后再采用全子集回归对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进行校正。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基于4个 18 F-FET PET影像组学参数建立PET-Rad模型的AUC为0.845(95% CI 0.726~0.927);基于3个CT影像组学参数构建的CT-Rad模型的AUC为0.802(95% CI 0.676~0.895);而联合3个CT和2个PET影像组学特征的 18 F-FET PET/CT-Rad模型的AUC为0.901(95% CI 0.794~0.964),准确度为86.2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PET/CT-Rad模型优于CT-Rad模型(P=0.032)。尽管PET/CT-Rad模型效能优于PET-Rad模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构建胶质瘤病理学级别预测的PET/CT-Rad模型中,3个CT影像组学参数分别为firstorder_10Percentile、glrlm_LowGrayLevelRunEmphasis、ngtdm_Busyness,其中glrlm_LowGrayLevelRunEmphasis是最重要的预测变量,其相对重要性为30.97%;2个PET组学特征为firstorder_Maximum和ngtdm_Contrast,其相对重要性分别为21.99%、21.01%。结论:基于 18 F-FET PET与CT双模态影像组学特征相结合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未经治疗成人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可为临床诊治决策提供依据和重要参考。
  • 专家述评
    卫旻炎, 周建桥
    肿瘤影像学. 2024, 33(1): 13-19.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1.003
    自2013年美国放射学会出版第二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后,乳腺超声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均从中获益。本文总结了2013年版超声BI-RADS出版这10年间,乳腺超声影像技术临床应用与革新、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机遇,以期为临床诊治、指南推广与应用提供帮助。
  • 封面及目录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0.
  • 封面及目录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0.
  • 专家述评
    任 鹏, 蒋宇超, 尤 佳, 程 炜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121-126.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04
    神经影像统计建模是神经科学和医学领域的一个关键分支,本文对近年来神经影像统计建模领域的重要方法学进展进行述评。首先,本文介绍了认知解码模型,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正交分解方法和表征相似性分析来解析神经影像数据中潜在的认知加工过程。其次,本文探讨了神经影像个体化建模方法,包括规范性建模和个体脑功能剖分,以及它们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随后,本文讨论了数据驱动的疾病进展模型,阐述了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和统计学工具推断出疾病生物标志物随时间而变化的进展模式,以及该方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本文分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神经影像建模方法及其在神经影像领域中的应用。
  • 专家述评
    管一晖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108-114.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02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与氨基酸示踪剂所提供的脑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的生物学特征已超越了传统结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用于脑肿瘤初始诊断、肿瘤边缘的描绘、手术和放射治疗的计划制订、残留肿瘤的评估及治疗后反应的评估。PET/MRI一体化成像允许在一次检查中同时获取PET和功能MRI序列多个参数,减少扫描时间,氨基酸PET与功能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或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空间分布一致性虽然存在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多模态检查模式对脑胶质瘤的功能学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互补信息。本述评旨在简述脑肿瘤各种氨基酸示踪剂,以及对氨基酸PET/MRI在胶质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的实际理解,另外还概述了新型放射性示踪剂转化进展,展望氨基酸PET/MRI放射组学、机器学习和成本效益方面的未来应用前景。
  • 论著
    王 超, 夏 天, 何晓宁, 杨秀芹, 安 静, 单裕清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549-55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11
    目的:分析肺炎型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IMA)的影像学征象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23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肺炎型IMA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总结该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3例肺炎型IMA患者,以咳嗽为症状发现13例,其中咳白痰6例。首诊误诊肺炎11例,其中2例首次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学报告为炎症。多发病灶9例,单发14例;CT检查两肺外周分布为主16例,中心性分布2例,弥漫性分布5例;上叶3例,中叶3例,下叶17例。影像上,病变实性成分较少,斑片状实变影伴磨玻璃影23例(100.0%),“充气支气管”征17例(包括“枯树枝”征11例),“叶间裂膨隆”征6例;囊腔或空洞影15例;双肺或单肺伴发不规则结节7例;增强扫描示23例均呈轻中度强化,其中“血管造影”征有19例。23例患者均未见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沿肺泡壁排列的高柱状细胞,胞浆及肺泡腔内大量黏液(黏液湖),细胞核轻度异型性。结论:虽然肺炎型IMA在影像上很难与肺炎相鉴别,但其仍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动态CT结合穿刺活检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 论著
    李玉佳, 黄备建, 夏罕生, 刘利民, 彭丽春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500-50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03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SPC)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表现,并探讨SPC的超声表现与其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分析71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SPC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包括75个SPC病灶的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35个SPC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表现。比较不同病理学亚型SPC的超声表现及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SPC的超声表现大多为单发的低回声实性肿块,呈水平生长,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变,可伴有导管扩张及钙化,Adler血流分级Ⅱ~Ⅲ级,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为0.62~0.84。几乎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75个SPC病灶病理学分子分型均为Luminal A型。Ki-67增殖指数在42个原位SPC病灶中均<20%,在15个浸润性SPC中为20%~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SPC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可提高其诊断准确度,但超声无法鉴别原位SPC及浸润性SPC,Ki-67增殖指数与SPC是否浸润有关。
  • 论著
    杜文娜, 董维露, 蔡 婷, 吴意赟
    肿瘤影像学. 2024, 33(1): 57-61.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1.008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不同分子亚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2019年1月—2023年5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行乳腺癌切除术,且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年轻女性患者60例。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性型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过表达型,分析不同亚型在肿块最大径、方位、纵横比、形态、边界、边缘毛刺征、内部回声、钙化灶、后方回声、血流分级、弹性评分方面的超声特点。结果:在60例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较为常见(40.0%),HER2过表达型最少见(15.0%)。在不同分子亚型中,肿物的边缘毛刺征、钙化灶、后方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uminal A型与Luminal B型多以边缘毛刺征(79.2%、55.3%)为主要表现,三阴性型多以后方回声增强或不变(91.7%)为主要表现,HER2过表达型多以钙化灶(88.9%)为主要表现。而在肿块最大径、方位、纵横比
    值、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分级、弹性评分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其分子亚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可为术前预测乳腺癌分子亚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专题论著
    方 磊, 方 慧, 耿源源, 殷 润, 刘新疆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136-14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06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脑膜瘤组织病理学分级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并分析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脑膜瘤的51例患者资料,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病理学分级分为低级别脑膜瘤(low-grade meningioma,LGM)组45例和高级别脑膜瘤(high-grade meningioma,HGM)组6例,计算平均ADC(ADC mean )、最小ADC(ADC min ),以及两者相对值(rADC mean 、rADC min )。比较两组ADC mean 、ADC min 、rADC mean 、rADC min 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ADC各参数的鉴别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ADC各参数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GM组的ADC mean 、ADC min 、rADC mean 及rADC min 均高于HGM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ADC参数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DeLong检验显示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DC min 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其最佳截断值为
    0.657×10 -3 mm 2 /s,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95.56%。ADC mean 、ADC min 、rADC mean 及rADC min 均与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ADC有助于术前预测脑膜瘤的病理学分级及Ki-67增殖指数,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支持。
  • 论著
    施佳楠, 李 凡, 杜联芳, 贾 超, 李 刚, 蔡应娱, 赵 磊, 牛庆华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492-499.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02
    目的:探索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声像图表现对高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独立预测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诊断为DC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纳入患者均行手术后病理学检查,并有明确的核分级结果。纳入患者均具备术前1个月内完善且质量良好的常规超声和CEUS图像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规超声和CEUS上独立预测因素并计算预测效能。结果:最终94个单纯DCIS病变纳入研究,包括低级别23例、中级别41例及高级别30例。将中、低级别归为一组,高级别归为另一组,两组间患者年龄、病灶最大径、症状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上病变形态分类(即肿块样和非肿块样)及是否伴发微钙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钙化为独立预测风险因素,其似然比(odd ratio,OR)为3.071,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36(P=0.014)。在CEUS上,增强均匀性、病变边缘存在放射状血管及增强后范围增大征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边缘放射状血管征象为独立预测因素,OR和AUC分别为3.319和0.640(P=0.013)。常规超声及CEUS两种模态联合预测高级别DCIS的灵敏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46.7%,90.6%及0.686,联合后的特异度较单独常规超声或CEUS模态明显提升(P<0.05)。结论:常规超声及CEUS声像图表现均有助于预测高级别DCIS,其中,常规超声的微钙化表现及CEUS的病变边缘放射状血管征象为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较单独模态可显著提高预测特异度。
  • 论著
    赵 磊, 李 凡, 杜联芳, 贾 超, 李 刚, 蔡应娱, 牛庆华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512-52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0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和超声弹性成像(elastography,ES)技术对临床不可触及且常规超声诊断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 and Data System,BI-RADS)4类乳腺肿块的附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9年1月—2022年9月因乳腺肿块入院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有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患者术前具备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及CEUS检查结果。在SWE图像上分析定量和定性指标,CEUS上动脉期指标在造影剂到达时间成像(arrival-time parametric imaging,At-PI)后处理模式下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独立预测指标并比较不同模态诊断效能。结果:最终101例患者的101个病变纳入研究,恶性病变42个,良性病变59个,良恶性组间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WE征象中除“硬环征”外,其他征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t-PI模式分析CEUS观察者间一致性高(0.822~0.9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WE预测恶性病变的有效指标为颜色欠/不均匀及最大弹性值(E max )≥20.45 kPa;CEUS对应指标为增强后形态不规则、造影剂灌注缺损及静脉期造影剂滞留现象。对于不可触及BI-RADS 4类乳腺肿块,联合SWE或CEUS较单独行常规超声均能提升诊断效能(P<0.05),且联合CEUS效能高于联合SWE(P=0.001 4),这种提升作用对4a类病变更为明显,对4b类无显著提升作用。结论:对于临床不可触及诊断为BI-RADS 4类的乳腺肿块,联合SWE或CEUS均能提升其诊断能力,且CEUS附加提升效能较SWE更为显著,尤其是对亚分类BI-RADS 4a类的病变。
  • 论著
    汤奕林, 林 砺, 黄 丽, 林惠卿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150-15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08
    目的:探讨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预测因素及与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的关系,旨在为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早期诊断识别及后续预测模型构建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并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第九〇九医院行手术治疗并接受APT成像检查的脑干胶质瘤患者79例,根据病理学分级标准分为高级别组(38例)和低级别组(41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分析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预测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及最大值均可能与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2 cm、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及最大值均是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利用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2 cm、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APT成像信号强度最大值及logistic模型预测概率对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情况进行预测,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0、0.50、2.95%、4.11%、37.85%,约登指数分别为38.19%、44.42%、51.73%、42.17%、65.28%。结论:囊性病变、病灶最大径与APT成像信号强度可作为脑干胶质瘤病理学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且APT成像信号强度平均值具有更佳的预测效能。
  • 论著
    杨 钰, 陈 萍, 叶宝英, 孙陶陶, 牛建梅, 周雷平, 王 慧, 施立晔, 陈 炯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174-179.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1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联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胎儿心脏横纹肌瘤(cardiac rhabdomyoma,CR)及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月—2022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经产前超声诊断及疑似胎儿CR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结果:经产前超声检查共诊断或疑似胎儿CR 41例,均为单胎。同时行MRI检查者30例(73.2%),其中11例诊断为单纯性CR(36.7%),16例(53.3%)CR合并颅内TSC,3例MRI未发现胎儿心脏占位性病变,其中1例出生后心脏超声证实为肥大肌束,1例新生儿心脏超声检查正常,1例失访。41例中12例在产前进一步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4例发现异常,3例基因检测证实TSC基因突变。结论:产前超声是CR的首选检查方法,对CR的检出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超声联合MRI可进一步提高CR的诊断准确度和TSC检出率,结合染色体核型及TSC相关基因检测,可更好地提供产前诊断咨询及预后评估。
  • 论著
    钟丽萍, 黄雪梅, 汪姝妤, 胥 芹
    肿瘤影像学. 2024, 33(1): 62-6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1.009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ltarsonic elastography,UE)联合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UGCNB)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价值,以及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98例疑似乳腺癌患者,均行UE、UGCNB检查,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患者UE定量参数[弹性应变率(strain ratio,SR)、面积比(area ratio,AR)],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乳腺癌患者UE定量参数,分析UE定量参数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UE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价值,并分析UE、UGCNB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98例疑似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检出乳腺癌53例,其中经UE检出乳腺癌46例,经UGCNB检出乳腺癌50例。乳腺癌患者SR、AR均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高(P<0.05)。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表达及Ki-67增殖指数下乳腺癌患者SR、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R与乳腺癌高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HER2、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SR、AR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15、0.682,联合诊断的AUC为0.849。UE单独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性为0.655,UGCNB单独诊断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性为0.939,联合诊断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为0.979,且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均较UE单独诊断高(P<0.05)。结论:UE联合UGCNB检查可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术前诊断准确度,为临床早期定性诊断、评估病情及制订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 论著
    陈 静, 吴 蓉, 刁雪红, 何之彦, 姚明华, 李春晓, 邵思惠
    肿瘤影像学. 2024, 33(1): 49-56.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1.007
    目的:分析超声辅助乳腺X线摄影在致密型乳腺肿块中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3年1月—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同时接受常规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1 096例致密型乳腺肿块患者,按照其年龄、肿块大小及有无钙化进行分组。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联合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分类的影响。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得并比较乳腺X线摄影及其联合常规超声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和恶性检出率。结果:联合检查对于乳腺X线摄影BI-RADS 0类及1~3类致密型乳腺升级后的恶性检出率分别提高了14.8%和15.1%。乳腺X线摄影及其联合常规超声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AUC分别为0.774和0.937(Z=13.757,P<0.001)。在不同年龄、不同肿块大小及有无钙化组的致密型乳腺肿块中,乳腺X线摄影联合常规超声的AUC均显著高于乳腺X线摄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摄影及其联合常规超声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灵敏度分别为65.6%和93.3%(χ 2 =54.955,P<0.001);特异度分别为89.3%和94.1%(χ 2 =102.805,P<0.001);恶性检出率分别为24.3%(266/1 096)和34.6%(379/1 096,χ 2 =293.450,P<0.001)。在不同年龄组、不同肿块大小组及有无钙化组中,乳腺X线摄影联合常规超声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恶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乳腺X线摄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行乳腺X线摄影相比,超声辅助乳腺X线摄影显著提高了致密型乳腺患者的恶性肿瘤检出率。尤其对于≥55岁及肿块最大径<2 cm的人群,超声联合乳腺X线摄影筛查乳腺癌的意义重大。
  • 论著
    李 艳, 栾宇婷, 常静瑄, 张翠明, 杨小欢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506-511.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04
    目的: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定量参数及定性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探讨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确诊92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12个肿块),获取肿块SWE定量参数及定性参数,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比较良恶性肿块SWE参数的差异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采用Z检验分析SWE参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并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块的弹性最大值(E max )、弹性平均值(E mean )均高于良性肿块[E max :72.46(55.73,89.98)kPa vs 197.73(104.62,266.77)kPa;E mean :31.32(20.43,54.09)kPa vs 100.40(75.36,119.40)kPa]。SWE图像分型中,乳腺良性肿块多为Ⅰ、Ⅱ、Ⅲ型,恶性肿块多为Ⅳ、Ⅴ 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 max 、E mean 及SWE图像分型用于区分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18、0.892、0.9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肿块性质与单独诊断相比,具有最大诊断效能(AUC=0.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WE各参数与乳腺癌肿块直径、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此外,SWE定量参数与肿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2,HER2)的表达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SWE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且与乳腺癌部分临床病理学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
  • 综述
    闫玉琪, 欧 笛, 倪 晨, 陈 晨, 赖 敏, 徐 栋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561-566.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13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早诊早治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超声造影是通过向人体注射增强声阻抗作用的微泡,无创、实时显示病灶微灌注信息,从而对病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查手段,其与影像组学和分子成像等新技术联合应用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超声造影及相关新技术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论著
    余小情, 傅晓红, 胡姣姣, 何 洁, 余炜烇, 沈 燕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521-524.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0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假阴性的甲状腺结节相关超声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行FNAC且结果为阴性的310例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最终将88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患者纳入研究。超声特征包括结节的位置、最大径、纵横比、回声水平、边缘、周边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囊性变、钙化类型及血供程度,将上述指标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所有患者分为真阴性组及假阴性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FNAC假阴性与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的相关性。结果:88例FNAC结果为良性的患者中24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为甲状腺滤泡状癌。结节的超声特征中,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节纵横比>1、非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内部囊性变、钙化及富血供,易造成FNAC假阴性,与真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的最大径、位置、周边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纵横比>1、钙化及富血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甲状腺结节具有纵横比>1、钙化及富血供等超声特征表现,结节FNAC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 专题论著
    曲 宁, 罗娅红
    肿瘤影像学. 2024, 33(1): 31-3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1.005
    目的: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表现构建乳腺单纯型黏液癌(pure 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PMBC)与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明显高信号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旨在提高对两种病变鉴别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64个PMBC和137个T2WI明显高信号纤维腺瘤病变的DCE-MRI表现。记录放射科医师的原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诊断结果。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DCE-MRI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影像学特征模型,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评价影像学特征模型的分类性能。绘制校正曲线,评价模型对病变分类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采用临床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放射科医师原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PV和NPV分别为76.56%、73.00%、74.13%、56.98%和86.96%。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病变的边缘、晚期内部强化特征、内部有无强化分隔和分叶特征是鉴别PMBC和纤维腺瘤的独立预测因子。模型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PV和NPV分别为96.24%、87.50%、94.89%、92.54%、88.89%和94.20%。校正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DCA显示,影像学特征模型鉴别两种病变的临床净获益明显高于将其全部视为PMBC或纤维腺瘤。结论:基于DCE-MRI表现构建的PMBC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明显优于影像医师原始诊断,可提高对两种病变鉴别诊断的准确度。
  • 专家述评
    徐陈柯, 俞丽芳, 龚 云, 徐 栋
    肿瘤影像学. 2024, 33(3): 213-219.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3.001
    超声因其安全、无创、低价、方便等优点,成为甲状腺结节检测的首选方法,目前国内外有数个版本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用于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分层管理。不同版本TI-RADS对同一甲状腺结节的分类及其是否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spy,FNAB)的建议存在差异。本文对各TI-RADS版本在甲状腺结节风险分层管理方面的应用、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
  • 专题论著
    李金辉, 瞿飞麟, 尤 超, 顾雅佳, 彭卫军
    肿瘤影像学. 2024, 33(1): 39-4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1.006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对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术后同侧乳腺肿瘤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及其二次术后远处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手术的6 807例乳腺癌患者。其中67例发生IBTR并在本院完成术前MRI检查,按照年龄、临床分期、纤维腺体密度进行1∶2匹配,纳入134例无复发患者作为对照。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RI特征及临床病理学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明确可预测IBTR的独立因素。此外,在67例发生IBTR的患者中,筛选出47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同时具有复发灶MRI图像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2.0个月(范围1.9~101.1个月),其中15例发生了远处转移,32例没有发生远处转移。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学资料中的组织学分级、阴性切缘距离及分子分型,临床资料中有无术后辅助放疗以及术前MRI中的背景实质强化(background parenchymal enhancement,BPE)水平、病灶强化类型和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均与术后IBTR相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BPE、非肿块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和分子分型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 + 和三阴性乳腺癌,以及术后未接受放疗是发生IBTR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在47例接受了二次手术并具有复发灶MRI图像的患者中,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ER2 - 和术前MRI中的高BPE水平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的高风险相关。结论:术前MRI对辅助临床管理预保乳和IBTR患者有所裨益。术前MRI中的高BPE、非肿块病灶、乳头及皮肤增厚凹陷提示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高风险,而复发灶MRI中的高BPE与二次术后远处转移的发生有关。
  • 论著
    赵云鹏, 马振县, 王 臻, 聂 芳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525-53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07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6月—2023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28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判各超声特征单一应用及联合应用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前列腺体积、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病灶回声、有钙化、内外腺分界不清晰、外腺实质回声不均匀、包膜不光滑完整、多普勒基线评分法>2、应变弹性5分法>2、始增时间、始增速度、峰值强度、廓清时间、廓清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PSAD、病灶包膜不光滑完整、应变弹性5分法>2分、快进及高增强为前列腺癌的独立预测因子,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81、0.627、0.743、0.701及0.620,联合应用的AUC为0.936。结论:PSAD、病灶包膜不光滑完整、前列腺超声应变弹性5分法>2分、超声造影提示造影剂快进及高增强对前列腺良恶性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多种超声模态同时应用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
  • 病例报告
    刘小慧, 李 冰, 朱家安
    肿瘤影像学. 2024, 33(3): 330-33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3.018
  • 论著
    林呈祥, 胡培安, 乔中伟, 沈茜刚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143-149.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07
    目的:通过探讨儿童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对此类少见疾病的认识及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并分析27例由病理学检查证实为pPNET的患儿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比较分析不同起源pPNET患者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27例pPNET患者中,12例来源于骨组织,包括椎体3例,四肢骨3例,髂骨2例,下颌骨、颞骨、颧骨及眼眶各1例;15例源于软组织,包括腹盆腔3例,肾脏3例,胸部3例,下肢肌间隙2例,肾上腺、胰腺、腮腺及颈部各1例。本研究中起源于软组织的pPNET较起源于骨组织的病灶更大(7.9 vs 4.2,P<0.001)、Syn阳性率更高(80.0% vs 25.0%,P=0.007)、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5 vs 0,P=0.047)。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平扫上,91.7%的病灶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影,起源于骨组织的肿瘤则伴有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软组织起源的pPNET病灶内见钙化影;增强后所有肿块样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并伴不同程度的囊变影。骨组织起源的PNET患者在平扫图像上较软组织起源的PNET更易表现为边界不清(100.0%vs 58.3%,P=0.037)。9例起源于骨组织pPNET患者术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均显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不规则软组织肿块,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呈等或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结论:pPNET可累及身体的各个部位,若CT或MRI上表现为巨大、边界不清、伴有或不伴有骨质破坏的不均匀强化的侵袭性软组织肿块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 论著
    何碧媛, 周毓青, 陈田田, 高海换, 宋 芬, 张会萍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170-173.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术前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收治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3例PFTC患者的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超声提示输卵管来源7例(53.85%,7/13),误诊5例(38.46%,5/13),漏诊1例(7.69%,1/13)。依据术前超声表现,13例PFTC患者分为5类:Ⅰ类1例,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包块;Ⅱ类2例,为囊性包块,囊壁上见乳头样突起,乳头样结构内见血流信号;Ⅲ类5例,为“腊肠形”囊实性混合回声,边界清晰,实性区域内见血流信号;Ⅳ类2例,为“腊肠形”实性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Ⅴ类3例,为不规则形实性低回声包块,单发或多发,边界欠清。术前超声诊断效能:Ⅰ类1例,术前100.0%(1/1)漏诊;Ⅱ、Ⅲ、Ⅳ类诊断准确度分别为100.0%(2/2)、80.0%(4/5)、50.0%(1/2);Ⅴ类误诊率100.0%(3/3)。结论:不同超声分类的PFTC术前诊断准确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病灶太小容易漏诊,晚期患者误诊率高,但典型的PFTC术前超声诊断准确度值得肯定。此外,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可为PFTC的鉴别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 病例报告
    曹建学 , 吴 倩 , 缪应生 , 季正标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573-57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15
  • 病例报告
    王晋婷, 黄仕豪, 段庆红
    肿瘤影像学. 2024, 33(2): 205-20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2.017
  • 封面及目录
    肿瘤影像学. 2024, 33(4): 0.
  • 论著
    高文会, 钱蔷英, 孙颖华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531-53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0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Finkler评分系统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儿童卵巢肿瘤良恶性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卵巢肿瘤患儿137例,其中恶性卵巢肿瘤32例(恶性组),良性卵巢肿瘤105例(良性组),比较两组超声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Finkler评分、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Finkler评分、AFP、NSE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儿童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形态、回声、血流信号,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Finkler评分、AFP及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Finkler评分联合AFP、NSE鉴别儿童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单独超声检查或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Finkler评分联合血清标志物AFP、NSE可明显提高对儿童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 专题论著
    牛金灵, 李 潜, 张瑞瑞, 孙梦锦, 丁思悦, 王淑慧, 丁全全, 韦亚楠
    肿瘤影像学. 2024, 33(3): 231-23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3.004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评价其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的PTMC患者158例,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颈侧区淋巴结有无转移)分为未转移组(95例)和转移组(63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超声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因素及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位置、纵横比>1、微钙化、侵犯被膜、超声提示中央区异常淋巴结、颈侧区淋巴结长短径之比≤2、囊性变、微钙化、边缘或混杂血流信号、淋巴门回声不均、淋巴门偏心或消失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肿瘤位于上极、侵犯被膜、超声提示中央区异常淋巴结、颈侧区淋巴结淋巴门回声不均是PTM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由独立危险因素构成的联合指标预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0%、86.3%、84.2%,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结论:年龄、肿瘤位置、被膜侵犯、超声提示中央区异常淋巴结、颈侧区淋巴结淋巴门回声不均联合可有效地预测PTMC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 专家述评
    晏如意 , 田友东 , 周玲燕 , 程 艳 , 张国辉 , 袁盛兴 , 肖本龙 , 徐 栋
    肿瘤影像学. 2024, 33(3): 220-224.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4.03.002
    随着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检出率日益增高,其治疗手段日新月异,近年来一些代替手术治疗的方案逐渐被提出及实践,本文总结并分析PTMC治疗的演变进程、当前状态、趋势和面临的关键问题。从手术方式的转变到主动监测概念的提出,再到热消融方式的广泛应用,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热消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替代治疗方案,然而,目前对PTMC热消融的适应证已经不能契合个体化、多学科和多模式治疗的理念,本文通过对甲状腺癌热消融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PTMC热消融适应证之外的临床研究拓展新的视角,并为未来的研究发展指明方向。
  • 病例报告
    李文斌
    肿瘤影像学. 2023, 32(6): 578-58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