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2-28
  

  • 全选
    |
    封面及目录
  •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稿约
  •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专家述评
  • 李 倩,张宇威,叶兆祥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1-11.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科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当前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一般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分类、免疫组织化学指标、TNM分期和基因突变状态等,但即使临床特征相近的患者对同一治疗方案的应答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早期评估和预测各项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人工智能可以对影像进行全面、定量的分析,在肺癌诊疗中显示出重要价值和潜力。本文就影像人工智能在肺癌疗效评估和预测中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
  • 专题论著
  • 李佳蔚,姜婷婷,汤振伟,简嘉豪,范 明,沈茜刚,厉力华,顾雅佳,彭卫军,尤 超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12-19.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的影像组学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DBT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的380例患者资料,每例患者DBT影像包含头尾(craniocaudal,CC)位和内外斜(mediolateral oblique,MLO)位。通过提取380例基于DBT的病灶全瘤组学特征,经降维、筛选后,将保留的特征分别放入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及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3个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3种模型对乳腺癌4种分子分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380例病灶中,Luminal A型72例,Luminal B型175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过表达型54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79例。3种不同的算法模型均可有效鉴别乳腺癌分子分型,其中RF模型表现效果整体较好,在测试集中通过二分法预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TNB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2、0.71、0.70和0.71。DBT组学特征中,熵及与熵相关特征、形态特征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有关。结论:基于DB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较好预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其中表征异质性与形态的影像组学特征有助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鉴别。
  • 苏 潇,吴超逸,常 峰,巫智涵,孙嘉诚,林绩腾,周宏润,陶晓峰,朱 凌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20-2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建立一个在颌面颈部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上,完成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颈部转移淋巴结自动检出的模型。方法:收集114例OSCC患者的颌面颈部增强CT扫描图像,所有勾勒的转移淋巴结均得到病理学检查证实(共216枚),图像层厚为0.625 mm,单层图像分辨率512×512。随机分为训练集80例,测试集34例。以上结果经过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和验证,评估其自动检测转移淋巴结的可行性。结果:转移淋巴结自动检测模型的自由响应受试者工作特征(free-respons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FROC)@1:0.391 5;FROC@2:0.518 3;FROC@3:0.647 8;FROC@4:0.740 8;FROC@5:0.816 9;FROC@6:0.853 5;mFROC:0.661 5;maxF1-score:0.438 5;灵敏度的最佳表现为87.3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可用于颌面颈部增强CT图像中的OSCC患者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自动检测,为OSCC患者转移淋巴结快速自动检测提供了新方法,有利于实现头颈影像专科医师知识的下沉及提高初级影像科医师的培训效率。
  • 论著
  • 王可欣,高 歌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26-3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收集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分析AI mp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mpMRI、前列腺癌、人工智能、诊断、多中心研究为入组条件,收集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研究方案设计、患者人群、AI辅助方法、诊断效能等方面分析论文的研究结果。结果:共收集合格文献6篇,最早发表于2018年。6项研究中,全部由多名影像科医师读片。多数研究结论认为在AI辅助下医师诊断效能有所提升,但不同文献报道的研究方案存在一定差异,部分研究设计有缺陷。结论:AI应用于前列腺mpMRI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仍较少,研究结果不一致,未来应开展更多、更规范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AI在mpMRI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 张玉峰,刘 冬,王希明,宋 阳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33-4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前列腺周围脂肪组织(periprostatic fat,PPF)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参数预测前列腺癌根治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术后生化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RP共114例(无生化复发及生化复发分别为64例和50例)患者的MRI图像、临床信息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扫描,选取横断位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矢状位T2WI序列图像,使用3D slicer4.13.0软件在T2WI横断位图像进行三维手动分隔PPF,利用FAE软件中的Feature Extraction模块,经过10种图像转换类型和7种特征提取方法提取影像组学特征。T2WI序列提取1 647个特征,DWI和ADC序列提取3 290个特征,T2WI联合DWI及ADC序列提取4 937个特征。通过建立影像组学模型,经机器学习、模型验证,最后将训练集及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作为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定量表现。结果:T2WI序列选取特征排序前13的特征模型,训练集AUC=0.982,测试集AUC=0.912。对于T2WI联合DWI及ADC序列选取特征排序前12的特征模型,训练集AUC=0.916,测试集AUC=0.814。对于DWI和ADC序列选取特征排序前9的特征模型,训练集AUC=0.94,测试集AUC=0.86。结论:基于PPF的MRI影像组学模型,尤其是T2WI序列模型对于PCa患者RP术后生化复发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 丁 竹,肖 荆,张东兴,刘文辉,邹盛磊,沈洪亮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41-46.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肾实质浸润性肾盂尿路上皮癌(肾盂癌)与肾盂浸润性肾细胞癌在计算机体层成像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中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术后明确诊断的78例肾盂癌与肾细胞癌的患者资料,手术前所有的患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640层螺旋CT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研究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血尿及CTU中肿瘤的特征[肿瘤部位、肿瘤长径、平扫及增强各期强化程度、是否伴有肾积水、肿瘤轮廓外凸、肾脏体积增大、肾盂(盏)内可强化的充盈缺损、结石]。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简易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评分系统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在平扫及增强各期强化程度、是否肾积水、肿瘤轮廓外凸、肾脏体积增大、肾盂(盏)内肿物、血尿、结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积水、肾脏体积增大、肾盂(盏)内肿物、血尿、结石指标为肾盂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每一项给予0分或1分构成CTU简易评分系统,总分0~5分,以≥3分为参数,术前诊断肾盂癌效能最高,其灵敏度为0.919,特异度为0.829,准确度为0.872。结论:CTU简易评分有助于鉴别肾实质浸润性肾盂癌与肾盂浸润性肾细胞癌,可提高诊断效能。
  • 陈 娜,陈松旺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47-5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甲状腺木乃伊结节(mummified thyroid nodule,MTN)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点,以区别于恶性结节。方法:选取38例MTN患者和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PTC)患者,运用常规超声和CEUS获取结节的大小、内部回声、边界、纵横比、血流信号、钙化类型、钙化部位、有无“双边征”、增强模式等参数,比较两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评价MTN特异性征象诊断MTN的效能。结果:MTN在随访过程中,体积明显减小,缩小率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纵横比、钙化类型、钙化部位、血流信号、“双边征”、增强模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结节的内部回声及边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EUS的无增强模式诊断MTN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结论:对比既往超声检查,结合结节周边的粗大(弧形/环形/壳状)钙化、“双边征”及CEUS上为无增强模式的超声特征,有助于MTN的诊断,且CEUS诊断MTN的效能较高。
  • 缪伎玄,邹大中,赵 可,茅卫东,张芳霞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53-5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超声引导和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Sonazoi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S-CEUS)引导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评估S-CEUS引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6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5例,病灶65个。其中35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其余30个病灶在S-CEUS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通过两组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取材成功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 2 检验,分析组间分类变量的差异。结果:S-CEUS引导下的取材成功率明显高于超声引导(93.3% vs 74.3%,P<0.05)。当对直径<3.0 cm的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时,S-CEUS引导下的取材成功率也显著高于超声引导(94.1% vs 61.1%,P<0.05)。与超声引导相比,S-CEUS引导的单次取材成功率更高(79.0% vs 56.0%,P<0.05)。结论:使用S-CEUS全过程引导,能够提高经皮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特别在肝脏小病灶的活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何 珂,王东林,廖 卫,高立霓,陈美西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59-63.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以期提高对AF的认识并提升超声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0例AF患者临床及超声资料,总结AF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征象。结果:20例患者共20个病灶,均为单发,其中17例为首发病灶,3例为复发病灶,复发时间0.3~1.5年;腹壁型10例,腹外型8例,腹内型2例,女性13例,男性7例,年龄21~66岁,中位年龄33岁,其中10例(50.0%)患者既往有手术史。病灶大小不等,最大直径1.0~23.2 cm,中位直径5.3 cm。超声表现形态规则9例(45.0%)、形态不规则11例(55.0%);膨胀性生长为主18例(90.0%)、浸润性生长为主2例(10.0%);边界清晰5例(25.0%)、边界不清晰15例(75.0%);内部结构为实性20例(100.0%);内部回声主要为低回声20例(100.0%);后方回声增强7例(35.0%)、无改变12例(60.0%)、衰减1例(5.0%);Adler血流分级1级5例(25.0%)、2级8例(40.0%)、3级7例(35.0%)。结论:AF具有某些特殊的临床及超声表现,结合临床特征及超声征象对诊断AF具有重要的价值。
  • 潘加珍,刘心培,查海玲,杜丽雯,聂晨蕾,张曼琪,陈智慧,刘 薇,杜 宇,蔡梦君,栗翠英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64-7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S-Detect技术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并分析2019年5月—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13例女性患者的697个乳腺病灶,患者均进行了常规超声检查和S-Detect检查并取得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Detect诊断效能。将患者年龄、肿块最大径、形状、边缘、生长方向、钙化情况、后方回声、血流分级纳入分析,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假阴性与真阴性组、假阳性与真阳性组的连续变量,采用χ 2 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分类变量,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13.6)岁,697个病灶中,良性病灶350个,恶性病灶347个,S-Detect诊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35,Kappa值为0.670。患者年龄≥45岁(OR=2.898,P=0.002)、肿块边缘不光整(OR=4.778,P<0.001)、血流分级为2或3级(OR=2.447,P=0.009)与假阴性结果相关。患者年龄<45岁(OR=9.735,P<0.001)、肿块最大径<20 mm(OR=2.480,P=0.015)、肿块形状规则(OR=4.097,P=0.003)、边缘光整(OR=8.175,P<0.001)、血流分级为0或1级(OR=3.351,P=0.001)与假阳性结果显著相关。结论:当S-Detect诊断结果为良性时,患者年龄较大、肿块边缘不光整、血流分级较高是出现假阴性的影响因素。当S-Detect诊断结果为恶性时,患者较年轻、肿块较小、形状规则、边缘光整、血流分级较低是出现假阳性的影响因素。
  • 综述
  • 施佳楠,李 凡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73-77.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DCIS)的发现率逐年提高,常规超声(包括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DCIS的检出、诊断,病理学分级及分子生物学标志物预测有一定作用,且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发展,弹性超声和超声造影技术在DCIS的诊断上显示出良好潜力,本文就近20年来超声技术对DCIS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程妙仙,曾令红,吴 忧,刘 雯,白榕林,李思丹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78-82.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系统与超声医疗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相互集成及其运用现已成为医工融合的新热点。AI技术一个主要的核心算法是深度机器学习,它可以智能地识别和分类超声图像。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从事超声医学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的技术专家开始致力于如何推动智能超声+大数据技术的高度融合发展,旨在辅助临床医师进行疾病筛查、诊断、预后风险评估等。这有利于减轻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超声检查在辅助疾病诊断方面的准确度、减少对患者病情的误诊率,从而提升诊治效率,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各项临床服务需求。本文重点就AI和大数据技术在医院超声检查的临床及实践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探讨,针对AI和大数据在“医工融合”过程中技术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总结,旨在推动医工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超声医学临床实践水平的提高。
  • 病例报告
  • 李珮绮,寇 莹,江 骁,陆 皓,彭小娟,程祝忠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83-85.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刘魏然,石华铮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86-88.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指南与共识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放射科专科分会
    肿瘤影像学. 2023, 32(1): 89-100. https://doi.org/10.19732/j.cnki.2096-6210.2023.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3D可视化技术在肝胆外科有独特的应用价值,本共识基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大量的病例资料,结合肝胆外科和影像医学探讨3D可视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旨在为肝胆外科良恶性疾病的术前精准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规划、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术中精准手术提供实际方法和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