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内容请点击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介绍
OA声明
编委会
编委
青年编委
审稿专家
审稿指南
审稿策略
投稿指南
作者须知(稿约)
论文模板
版权与许可
单位证明模板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道德声明
审查文章剽窃的政策(文献查重策略)
期刊出版伦理及文献不端行为的声明
编辑制度
稿件需要更正、撤回、编辑部来信处理流程
研究伦理政策
其他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免费订阅
海上云讲堂
English
更多选择
期刊
DOI
请选择
肿瘤影像学
起始年
结束年
请选择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请选择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卷
期
作者
作者单位
检索结果
期刊
Loading ...
出版年
Loading ...
表1 不同研究的结论
图4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曲线
A:长短径之和月变化率在高、低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曲线,阈值为0.39%,大于等于阈值为高风险组;B:CT
CaSupp70
月变化率在高、低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曲线,阈值为-9.75%,小于等于阈值为高风险组;C:联合模型在高、低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曲线,阈值为0.08%,大于等于阈值为高风险组;D:MDA标准在高、低风险组患者的生存曲线,阈值为0.5,大于等于阈值为高风险组。
图3
多种模型预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1年PFS的ROC曲线
表4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性能比较
表3 光谱CT参数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PFS的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图2
光谱CT图像上骨转移病灶的勾画示意图
A:常规CT(骨窗)图像;B:CaSupp图像(CaSupp指数70);C:40 keV单能级图像。红色线:病灶短径,绿色线:病灶长径,黄色线:ROI。
表2 各项标准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评估结果
图1
研究设计流程图
表1 患者基本信息
表1 核医学分子影像学方法对心脏毒性诊断优缺点对比
图1
MCC皮肤外观、超声表现及病理学图片
A:体表外观图显示患者前臂皮肤半球状隆起;B:二维超声图显示不均质低回声团呈“橄榄球”形,边界不清;C: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团块内丰富杂乱血流信号;D:多普勒频谱图显示团块内探及动脉血流频谱,流速最大为46.7cm/s;E、F:病理学图片显示肿瘤细胞小,胞质少,核圆(E,HE染色,×20倍;F,HE染色,×40倍)。
图1
患者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
A~D:MRI平扫示肝左右叶交接区可见一囊性占位(红色圈出),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呈高信号(A),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呈稍高信号(B、C、D),肿块边界清楚。E~I:CT增强扫描。CT平扫肿块呈偏低密度影(F),增强后动脉期(E、H、I)及静脉期(G)未见明显强化。J:内衬鳞状上皮的纤维囊壁组织,有少量肝组织局部可见于周围(HE染色,×10)。
图3
乳腺MPNST病理学检查(HE染色,×100)
图2
乳腺MPNST MRI表现
A: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实性部分为长T1信号;B: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实性部分以稍长信号为主;C:DWI呈稍高信号;D:中度不均匀强化,内可见不规则未强化区。
图1
乳腺MPNST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
A:低回声病灶(箭头所示);B可见无回声区域(箭头所示);C:不均匀高增强(箭头所示);D:其内可见灌注缺损区(箭头所示)。
表2 不同类型淋巴瘤病灶
18
F-FDG和
68
Ga-FAPI PET/CT的代谢参数比较
图3
18
F-FDG和
68
Ga-FAPI PET/CT对不同类型淋巴瘤病灶的检出率
图2
典型病例1(患者,男性,72岁,滤泡性淋巴瘤)的
18
F-FDG和
68
Ga-FAPI PET/CT图像
A、E:
18
F-FDG(A)和
68
Ga-FAPI(E)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图像;A~D:在
18
F-FDG PET/CT上观察到脾脏有3处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灶;E~H:在
68
Ga-FAPI PET/CT图像上脾脏未见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脾脏为淋巴瘤浸润。
表1 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
图1
纳入研究对象的流程图
跳至
页
第1页
共7页
共132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